*近一些樓盤陸續(xù)開工,但是否進出工地的泥頭車由于沒有做好防護措施,沿途漏灑導致污染道路。對此,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頗為**,需要經常加班加點地干,才能保持路面的清潔。尤其是潮濕的泥土被泥頭車碾壓過后,緊緊粘在路面上,十分難清理。(10月21日《珠海特區(qū)報》)
對于泥頭車的問題,市民歷來意見不小。因為從表面上看,泥頭車的問題是工地和司機為利益驅動而不顧一切,但歸根結底卻折射出某些負有監(jiān)管職責的相關部門工作不力。在筆者看來,整治泥頭車應該做到多管齊下、常抓長效,**不能讓少數“野雞泥頭車”橫行,破壞了城市的形象和百姓的出行**。
首先,要從源頭著手完善泥頭車行駛的相關手續(xù),杜絕泥頭車無牌或車后牌模糊不清上路的現象。另外,交警、城管執(zhí)法等相關部門要聯(lián)合起來,加強日常巡查,加大的對泥頭車違規(guī)行為的處罰力度,起到震懾作用。
其次,環(huán)保部門可以考慮開展針對泥頭車“污染源”的專項整治行動。通過專項行動,要求建筑工地規(guī)范泥頭車出入口管理工作并加強路面保潔,并促使建筑工地完善相關硬件設施,甚至確實履行給車洗泥的義務。比如,深圳就要求每個工地在靠近出口處設置一個水槽,*好是裝上自動洗輪胎機器,對裝載泥土的泥頭車的車輪進行徹底清洗;而出口處必須硬底化,做到“干凈”出門。
再者,就是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建立泥頭車管理信息檔案,并由此設立群眾舉報獎勵措施,讓群眾能夠依據泥頭車身的標識,對違規(guī)行為進行舉報,然后有關部門要及時跟進,嚴肅查處。如此一來,必然使得違規(guī)泥頭車無處遁逃,起來立竿見影的遏制效果。